
文|凭栏望史
编辑|凭栏望史
资料来源: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前言
古有“刘关张”桃园三结义,今有“蔚小理”造车三兄弟,“蔚小理”,即新能源汽车三大企业蔚来、小鹏和理想。
刘关张分别是大哥、二弟、三弟,蔚小理自然也是老大、老二、老三,可风水轮流转。
谁曾想,经过几年的竞争角逐之后,理想可以后来者居上,从小弟逆袭成为大哥,理想凭什么这么厉害?
风云变幻
以前汽车市场是燃油车的天下,但随着石油能源日益紧张,油价飙升和空气污染等情况不断加剧,电动汽车成为了一个新的创业风口。
国外“特斯拉”的成功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榜样,为了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中央财政部还颁布了《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》。
只要购买新能源汽车,国家就消费者给各种优惠,没有购置税,还有实打实的现金补贴或者买车折扣。
一套组合拳下来,私家车市场迎来技术革命,新能源汽车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头,而“蔚小理”是众多新能源车企的排头兵,蔚来能排在小鹏和理想前边,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蔚来最先在2014年成立,创始人叫李斌,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,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,他创办的易车服务网在2010年成功于纽约上市。
李斌名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,但他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,于是选择再次创业,成立了蔚来,不过,研发新能源汽车是很烧钱的,单单靠李斌一个人显然不行。
于是李斌四处拉投资,有“易车服务网”为李斌背书,李斌拉来了腾讯、高瓴资本、京东、小米等投资人。
腾讯、京东、小米都是国内知名企业,高瓴资本则是很多上市企业的投资人,如此重量级的资本大佬纷纷投资蔚来,蔚来自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里,最值得期待的一家。
蔚来成立一年后,2015年,小鹏和理想陆续成立,小鹏创始人何小鹏也很厉害,是UC的创始人之一,旗下的UC浏览器至今在市场上活跃。
后来UC还被“阿里”收购,何小鹏创办小鹏汽车的时候,他还在阿里担任游戏董事长的职位。
而理想的创始人李想,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,他虽然没上过大学,可凭借着过人的天赋,创办了“汽车之家”网站。
“汽车之家”创建9年时间,就在美国纽约上市,李想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。
“蔚小理”的三个创始人,身份背景都特别厉害,从他们的合影可以看到,中间是蔚来的李斌,两边是何小鹏和李想。
依据企业规模,蔚来最大,小鹏紧随其后,理想则相对落后。所以“蔚小理”的排行就这样流传出来。
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这还没到十年,三家企业就迎来巨变,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理想竟然成为了最大赢家?
理想反超
在激烈的竞争中,理想无论是在销量、公司市值,还是在营收与利润方面,都已经实现了对蔚来和小鹏的超越。
我们先从销量上来看,2023年上半年,蔚来销量为5.5万台,小鹏为4.1万台,而理想则高达13.9万台,比蔚来和小鹏加起来还要多。
再加上后半年的销量,从全年来看,蔚来公司2023年汽车销量16万多台,小鹏则是14万多台,两家公司加起来30多万台。
但反观理想,全年交付汽车37.6万辆,前两家加起来依旧没有理想一家买的车数量多,销量不如人家,营收和利润自然也比不过。
2023上半年,蔚来公司营收为194.5亿,小鹏为90.9亿元,而理想营收高达474.4亿元,是蔚来的两倍多,是小鹏的五倍多。
而2023全年,理想营收1238.5亿元,利润达到了118.1亿元,其中净利润达到了32.4亿。
要知道,在2022年,理想的盈利还是负20亿,一年时间理想扭亏为盈,将之前五年亏的钱全部赚回来了。
而蔚来和小鹏还在持续亏损中,2023年,蔚来亏了106.5亿,小鹏亏了51.4亿,从“吸金”能力来看,目前的蔚来和小鹏确实比不上理想。
新能源汽车行业,本就是前期投入多,后期才能看到回报的行业,目前,理想汽车销量远超蔚来和小鹏,率先进入了盈利阶段,这一局势也让理想公司的市值涨了一大波。
截止到27日港股收盘,蔚来公司市值为866亿元人民币,小鹏638亿元人民币,距离成为千亿市值公司,还差一段距离。
但理想汽车的27日单日增幅达到了25%,市值一路狂飙打拼3495亿港元,约合人民币3215亿元,理想市值大约相当于3个蔚来、5个小鹏。
目前,理想已经已经超过很多传统车企,跃居中国车企市值第二,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千亿级别的公司,仅次于比亚迪。
曾经排在蔚来和小鹏后边的理想,虽然成立最晚,上市最晚,但就目前来看,理想在销量盈利等方面,实现了全面超越,将两位同行远远的甩在身后。
为什么理想能打破长期亏损的困局,成为中国首家“千亿新势力”车企?
致胜法宝
当初理想one上市的时候,很多人吐槽理想不行,看不上理想,但是理想销量却让说这些话的人被“啪啪”打脸。
理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抓住了“家庭用户”这一群体,因为理想每款车定价都不低于30万,可以推测,理想的目标用户就是高端家庭用户。
能消费30万买车的家庭,除了经济条件好,对孩子也十分舍得,父母开车带孩子出去,孩子一般都坐在汽车副驾,或者后排。
理想汽车位为目标客户设计带娱乐品目的副驾,还有座椅加热、按摩等小心机,而后排更是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应有尽有。
从理想ONE,到L9、L8、L7,理想的每一款车型都很受欢迎,符合以家庭为单位开车出门的需求,孩子们喜欢,大人们自然愿意付款。
对这一市场的准确把握,让理想收获了不少高端家庭用户,销量也与日俱增。
虽然很多人不认可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是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,但理想的成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,在部分市场上,这些豪华配置该有还得有。
从技术方面来说,理想采用的是增程式动力,可油可电,没有里程焦虑,相比其它的混动车型来说,体验感要稍好一些。
但也有很多内行人并不看好这一技术,甚至嘲笑“增程技术老掉牙”,但这并不妨碍消费者购买,销售数据吊打蔚来和小鹏。
而销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一系列好的影响,比如在原料材料采购方面,订购20万套真皮座椅,和订购200万套真皮座椅,成本明显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理想汽车可以凭借公司的销售数据去谈合作,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,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,就这一点,蔚来和小鹏就很难做到。
控制成本的同时,增加利润,这一点理想汽车做到了,它每多卖一辆车,理想就能多赚一笔钱,而销量较低的蔚来和小鹏,还做不到盈利,很多新能源车企基本都是卖一辆亏一辆。
随着理想“吸金”能力不断增强,它在2023年最先走出亏损困局,成为国内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。
在曾经三兄弟“蔚小理”面前,理想一骑绝尘,遥遥领先,所以,曾经三兄弟差距已太大,没有办法并列了。
但就现在来看,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不算稳定,一切还没有成为定局,说不定将来,蔚来和小鹏还能实现反超。
比如蔚来,在“换电”布局上就很有远见,电车最大的弊端就是需要花费时间充电,而蔚来在一开始就布局了自己的换电点,1小时充电和5分钟换电,放在一起对比,换电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。
长远来看,车型配置容易赶超,但换电布局不是短时间内能赶上的,所以,理想不一定一直能赢,而蔚来和小鹏也不一定一直会赔钱。
将来能否抓住消费者需求,满足消费者,才是新能源车企的致胜法宝。
新加坡航展落幕,C919大飞机国际订单“颗粒无收”,算不算失败?
参考资料:
每日经济新闻——《终于赚钱了!理想汽车去年净利118.1亿元》
海峡网——《理想市值一天涨了1个小鹏 港股收盘涨幅高达25.45%》
经济观察报——《理想汽车全面盈利,新势力阵营“去质疑化”之路的历史性一跃》
免责声明: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